• Facebook粉絲專頁
  • YouTube影片專區
  • 給力講堂
  • English
  • 認識天使心
    • 緣起與願景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經典活動
    • 服務成果報告
    • 財務報告
    • 專業報導
    • 服務據點
    • 人才招募
    • 電子報
  • 天使心訊息
    • 全部文章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主題特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專業服務
    • 人物故事
    • 公益合作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活動行事曆
  • 我們的服務
    • 服務依據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線上學習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志工專區
    • 志工需求
    • 加入志工
  • 發展中心
    • 關於發展中心
    • 環境介紹
  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手足專區
    • 服務說明
    • 成年手足常見QA
    • 心靈補給站
    • 活動與課程
    • 如何幫助手足
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立即捐款
    • 專案捐款
    • 捐款方式
    • 捐款Q&A
    • 捐款徵信
    • 企業合作
    • 我要捐物
    • 捐款公告
    • LINE Pay捐款
logo
選單
捐款
logo
  • 認識天使心
    • 緣起與願景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經典活動
    • 服務成果報告
    • 財務報告
    • 專業報導
    • 服務據點
    • 人才招募
    • 電子報
  • 天使心訊息
    • 全部文章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主題特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專業服務
    • 人物故事
    • 公益合作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活動行事曆
  • 我們的服務
    • 服務依據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線上學習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志工專區
    • 志工需求
    • 加入志工
  • 發展中心
    • 關於發展中心
    • 環境介紹
  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手足專區
    • 服務說明
    • 成年手足常見QA
    • 心靈補給站
    • 活動與課程
    • 如何幫助手足
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立即捐款
    • 專案捐款
    • 捐款方式
    • 捐款Q&A
    • 捐款徵信
    • 企業合作
    • 我要捐物
    • 捐款公告
    • LINE Pay捐款
首頁    天使心訊息    【專業服務】洞察情緒,讓自己更快樂
天使心訊息
  • 全部文章
  • 重要公告
  • 主題特輯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專業服務
  • 人物故事
  • 公益合作
  • 社會宣導
  • 影音專區
專業服務
2019/12/31

【專業服務】洞察情緒,讓自己更快樂

生命不在一樣 / 洞察情緒,讓自己更快樂 
情緒支持團體  服務報導 / 陳慧玲  (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  文學碩士 靈性諮商組)

「情緒」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,同時上帝也將管理情緒的權力賜給人類。如果人類善於管理、安頓情緒,情緒是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,也能在危險的時候適時的成為我們的保護。但是,情況並非如此,大部份的社會、文化傾向壓抑情緒的教導,因此「情緒」往往是被人們忽略的。人們對於情緒的認識不足,加上過去生命受傷的經歷,常常使人遇見衝突時會不知所措,甚至情緒失控而造成生活的混亂、關係被破壞,更嚴重的會造成傷害,傷害了他人,也傷害了自己。

錢玉芬教授看見了這問題,全面性的在影響了這社會正常的運作,也深深的困住了許許多多人的內心。因此她推出了一系列有關「認識情緒」的課程,期待能夠幫助人更加瞭解情緒、表達情緒、安頓情緒,甚至健康的抒發情緒。我有感於錢老師如此的心志,也看到愛奇兒的家長面對生活中挑戰有許多壓抑與混亂,因此藉由錢老師的課程理念,設計了6次認識情緒支持團體的活動。

幫助愛奇兒媽媽壓抑的情緒  深呼吸

活動當中,不論是透過課程、分享或體驗活動,不斷在觸動著這些愛奇兒家長的內心。這些負面的情緒一直被壓抑在她們裏面,未曾被安頓和被抒發。過程中看見她們不斷的在擦拭著眼淚,很心疼她們內心所擔負的委曲和壓力是那麼的大。但是,當她們洞察到帶來自己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,覺得生命仍可以有個出口,臉上含著淚水的喜悅,真讓我感動到無法言語。

這6週的設計,不只是短期的活動參與,也是可以透過彼此持續陪伴的支持團體,更是愛奇兒媽媽們彼此關係的建立和支持系統的連結平台 ; 團體的內容,不是單單6次知識性的演講而己,而是透過活動的體驗和學習單,可以實際連結在日常生活中,透過學員不斷的練習與自我覺察,而形成一種更貼近自己內心的生活態度。

在最後一次的團體時間,參與的家長們都一致的回饋說,這6週以來,她們發現自己遇到有壓力的事情時較不容昜發怒。因為她們已經學習到,問題發生的當下,先安靜並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安頓好它。她們開始運用這些的練習在生活上,所以發生負面情緒時不再把焦點放在事情或他人的身上,而是先去面對、釐清自己的情緒後再來解決問題。有趣的是,當她們釐清自己的情緒之後,這些問題對她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。

對於這些媽媽來說,這不是一個活動的結束,而是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。最後,我也鼓勵她們不斷的去練習這樣的功課,好讓自己成為一位擅長洞察、管理情緒的高手,不只讓自己更快樂,也能幫助別人成為快樂的人。


(圖說:照顧自我情緒 讓自已煥然一「心」)

 體會觀察情緒脈動   台中服務處/整理報導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但愛奇兒家庭更加艱辛的地方在,身心要面對看似沒有盡頭的照顧責任,停不下來的生活,讓情緒難以梳理就像一團毛球,愈滾愈大。因此我們透過認識情緒支持團體,一起來幫愛奇兒家長練習情緒的觀察、感覺、認識及梳理,也從服務前後看到家長的學習應用,以下是整理報導。

一、什麼時候容易產生情緒波動

1.夫妻之間的相處、互動、對於親職教養的看法出現不一致性時。

2.受到雙方原生家庭影響,而產生矛盾的時候

3.時間不夠用

4.想起照顧孩子的責任遙遙無期,但不確定另一半能信任,害怕要獨自面對未來

二、什麼樣的情緒最讓家長困擾

1.當夫妻關係間經歷衝突(例如:失婚、外遇、夫妻互動緊張、覺得自己一直在配合…等),容易開始產生自我懷疑、害怕被遺棄、擔心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等想法,而產生出悲傷、恐懼、憤怒、厭惡、慌亂等情緒。

2.對愛奇兒的未來感到擔憂,及自己現在的做法對愛奇兒有否幫助,感到彷徨。

三、原本是怎麼樣處理負面情緒

1.總是被生活催促著我們前進,久了就習慣壓抑或是自己吸收這些負面情緒,情緒放著就被忙碌的事情暫時掩蓋。

2.面對情緒的壓力,讓自己無法呼吸,且有自己控訴自己的情況

3.環境的壓力,讓我們覺得不能有情緒

四、在課程中,他們獲得什麼方式最能幫助他們處理負面情緒

1.透過描述自己的事情並寫下來,在過程中體驗自己的生理反應並且紀錄下來,然後感受(例如:心跳、體溫的升高或下降、身體各部位緊緊的、麻麻的)。接著用當下最主觀、熟悉的文字來命名自己的情緒。記錄事件發生當下,腦海出現的任何想法,來整理自己的認知、想法或是信念。

2.練習感覺自己的情緒,釐清情緒脈絡,以至不再沉溺在負面情緒裏,而能選擇走出另一條路。

經由此次團體課程,幫助家長獲得照管情緒的方法,不代表從此沒有煩腦。但重複練習讓每個情緒都能適得其所,可以讓情緒陪伴自已迎向陽光。

講座
家長
喘息
專家分享
回列表
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訂閱電子報 人才招募
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
地址:116台灣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
電話:(02)2718-1165  傳真:(02)2546-0236
© Angel Heart Family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.All Rights Reserved. 隱私權聲明
公益主機贊助:遠振資訊
Power by A-cart

訂閱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