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acebook粉絲專頁
  • YouTube影片專區
  • 給力講堂
  • English
  • 認識天使心
    • 緣起與願景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經典活動
    • 服務成果報告
    • 財務報告
    • 專業報導
    • 服務據點
    • 人才招募
    • 電子報
  • 天使心訊息
    • 全部文章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主題特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專業服務
    • 人物故事
    • 公益合作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活動行事曆
  • 我們的服務
    • 服務依據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線上學習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志工專區
    • 志工需求
    • 加入志工
  • 發展中心
    • 關於發展中心
    • 環境介紹
  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手足專區
    • 服務說明
    • 成年手足常見QA
    • 心靈補給站
    • 活動與課程
    • 如何幫助手足
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立即捐款
    • 專案捐款
    • 捐款方式
    • 捐款Q&A
    • 捐款徵信
    • 企業合作
    • 我要捐物
    • 捐款公告
    • LINE Pay捐款
logo
選單
捐款
logo
  • 認識天使心
    • 緣起與願景
    • 組織架構
    • 經典活動
    • 服務成果報告
    • 財務報告
    • 專業報導
    • 服務據點
    • 人才招募
    • 電子報
  • 天使心訊息
    • 全部文章
    • 重要公告
    • 主題特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專業服務
    • 人物故事
    • 公益合作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活動行事曆
  • 我們的服務
    • 服務依據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線上學習
    • 社會宣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志工專區
    • 志工需求
    • 加入志工
  • 發展中心
    • 關於發展中心
    • 環境介紹
    • 活動花絮
  • 手足專區
    • 服務說明
    • 成年手足常見QA
    • 心靈補給站
    • 活動與課程
    • 如何幫助手足
  • 捐款支持
    • 立即捐款
    • 專案捐款
    • 捐款方式
    • 捐款Q&A
    • 捐款徵信
    • 企業合作
    • 我要捐物
    • 捐款公告
    • LINE Pay捐款
首頁    天使心訊息    人物故事    【人物故事】生命不再一樣, 坦然接納、就有希望--何垂欣
天使心訊息
  • 全部文章
  • 重要公告
  • 主題特輯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專業服務
  • 人物故事
  • 公益合作
  • 社會宣導
  • 影音專區
人物故事
2018/11/23

【人物故事】生命不再一樣, 坦然接納、就有希望--何垂欣

生命不再一樣 坦然接納、就有希望-何垂欣

 

我是在女兒四個月大的時候,開始帶他去做復健的。但是直到他三歲了,我才明白,孩子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變成一個一般的孩子,因此我毅然辭去了兼職的工作,好讓我更專心的帶孩子。

 如今,回想起來,我也有一種障礙,大概可以稱之為「時間感受不良障礙」吧!

常常分不清楚一個小時和十分鐘之內能完成的事有什麼不同。因此,往往是前一秒鐘還很悠閒,下一秒就和小孩、小孩背巾和皮鞋、包包扭打成一團了。不過我還是自信滿滿,深信即便在職場上不能有所發揮,但是「偉大的媽媽」這個頭銜,距離我應該不至於太遠。然而當孩子並不如預期的那般、能夠展現出我努力的成果時,我發現自己的手開始無法控制的打在孩子身上。

 

也許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我讓自己過一種無動於衷的生活,為了不讓多年累積的問題干擾我們的生活,「家」現在就像公司一樣,先生和我也變成是合夥人的關係了。我們平靜得各司其職,好像這就是可以讓我們生活下去的方法。

 不過,在結婚23年後的某一天,那一年,女兒20歲,我因故和先生發生衝突,那情景彷彿是電影中看到的雪崩的鏡頭一樣,我的世界完全改變了。我經常因為一點小小的不如意而陷入很深的挫折當中,彷彿不知道下一次情緒失控會在什麼時候來到。

 有一天,當我在飯桌上翻舊帳的時候,我注意到孩子很安靜的在吃飯,即使她是一個愛奇兒。這讓我想起自己在小的時候,每逢父母親爭吵時,我也是這樣安靜的吃飯。因此,我終於同意了先生的想法,參加了「天使心家族」所提供的心理諮商服務。

 我一共接受了十六次的諮商服務,到了最後五、六次的時候,我開始談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,並且也開始感到自己的諮商過程變得愈來愈吃力。

 

我彷彿感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,曾經接受過一個暗示,這個暗示是說:「你只要在大家的面前表現出,你是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就好了。也許破碎的家庭關係讓你感到羞恥,但是在眾人面前的成就足以遮蓋這個羞恥。」雖然我一直很不願意過這種「裝成沒事」的生活,但是我終於體會到了!原來,「面對真實的光景」,其實比「裝成沒事」還要更不容易。 

記得在最後一次諮商服務時,心理師將我曾經說過的一些話寫在紙上,遞給我,我再三咀嚼自己曾經說過的話,我想:或許我的內心裡還有一點點的力量吧!這個力量幫助我當我感到再也沒有指望的時候,仍舊相信還是有指望的。

 當我先生跟道歉時,我明白了,衝突之後還是可以和好;傷害之後,還是可以選擇信任。即便女兒的手冊上寫著她的障礙程度是:多重重度,但是她仍舊有饒恕人的能力。

 「家」就是那樣的地方,家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。



>>了解諮商服務:https://www.ah-h.org/service/family_service
>>捐款支持個別化家庭服務:https://www.ah-h.org/donate_project/project/1/33

家長
回列表
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訂閱電子報 人才招募
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
地址:116台灣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
電話:(02)2718-1165  傳真:(02)2546-0236
© Angel Heart Family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.All Rights Reserved. 隱私權聲明
公益主機贊助:遠振資訊
Power by A-cart

訂閱電子報